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以及和工作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是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源
系统的时钟振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产生;
T0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
计数过程
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即FFFFH)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定时应用
用作定时器:此时设置为定时器模式,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
计数运用
用作计数器:此时设置为计数器模式,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每来一个外部脉冲,计数器加1。但单片机对外部脉冲有基本要求:脉冲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都必须大于1个机器周期。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GATE:门控位。
GATE=0时,只要用软件使TCON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即需要一个启动条件)
GATE=1时,要用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也为高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即需要两个启动条件。
C/T :定时/计数模式选择位。
C/T =0为定时模式; C/T =1为计数模式。
M1M0:工作方式设置位。
计数器工作方式选择
M1 M0 工 作 方 式 功 能 说 明
0 0 方式0 13位计数器
0 1 方式1 16位计数器
1 0 方式2 自动重装8位计数器
1 1 方式3 定时器0:分成两个8位
定时器1:停止计数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控制寄存器TCON
TCON的低4位用于控制外部中断,已在前面介绍。TCON的高4位用于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启动和中断申请。其格式如下:
TF1(TCON.7):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T1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TF1为1。CPU响应中断后TF1由硬件自动清0。TR1(TCON.6):T1起/停控制位。1:启动 0:停止
TF0(TCON.5):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其功能与TF1类同。
TR0(TCON.4):T0起/停控制位。1:启动 0:停止
方式0
方式0为13位计数,由TL0的低5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组成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置位TCON中的TF0标志,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方式1
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16位,由TL0(TL1)作为低8位、TH0(TH1)作为高8位,组成了16位加1计数器 。
方式2
方式2为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计数方式。
在方式2下,当计数器计满255(FFH)溢出时,CPU自动把TH 的值装入TL中,不需用户干预。因此特别适合于用作较精确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方式3
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器/计数器T0,定时器T1方式3时相当于TR1=0,停止计数。
工作方式3将T0分成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 。
单片机中各种周期的关系与定时器原理
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也叫振荡周期或晶振周期,即晶振的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数,一般有外部的振晶产生,比如12MHZ=12×10的6次方,即每秒发出12000000个脉冲信号,那么发出一个脉冲的时间就是时钟周期,也就是1/12微秒。通常也叫做系统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8051单片机中把一个时钟周期定义为一个节拍(用P表示),二个节拍定义为一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
机器周期:
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80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同6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前面已说过一个时钟周期定义为一个节拍(用P表示),二个节拍定义为一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80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也就是说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时钟周期。
在标准的51单片机中,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机器周期=12*时钟周期,(上面讲到的原因)如果是12MHZ,那么机器周期=1微秒。单片机工作时,是一条一条地从RoM中取指令,然后一步一步地执行。单片机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称之为一个机器周期,这是一个时间基准。
机器周期不仅对于指令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机器周期也是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时间基准。例如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那么当定时器的数值加1时,实际经过的时间就是1us,这就是单片机的定时原理。
但是在8051F310中,CIP-51 微控制器内核采用流水线结构,与标准的 8051 结构相比指令执行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在一个标准的 8051 中,除 MUL和 DIV以外所有指令都需要 12 或 24 个系统时钟周期,最大系统时钟频率为 12-24MHz。而对于 CIP-51 内核,70%的指令的执行时间为 1或2个系统时钟周期,只有 4 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大于 4 个系统时钟周期。 所以在计算定时器的值时要注意这里的变化。
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指令不同,所需的机器周期数也不同。对于一些简单的的单字节指令,在取指令周期中,指令取出到指令寄存器后,立即译码执行,不再需要其它的机器周期。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例如转移指令、乘法指令,则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周期。
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系统时钟就是CPU指令运行的频率,这个才是CPU真正的频率。
单片机内部所有工作,都是基于由晶振产生的同一个触发信号源,由这个信号来同步协调工作步骤,我们把这个信号称为系统时钟,系统时钟一般由晶振产生,但在单片机内部系统时钟不一定等于晶振频率,有可能小于晶振频率,也有可能大于晶振频率,具体是多少由单片机内部结构决定,正常情况和晶振频率会存在一个整数倍关系。系统时种是整个单片机工作节奏的基准,它每振荡一次,单片机就被触发执行一次操作。
一般来说,单片机只有一个时钟源.用了外部晶振,就不用内部RC,用了内部RC,就不用外部晶振.振荡器振荡,产生周期波.单片机在这样的周期波的作用一下有规律的一拍一拍的工作,波的频率越高,单片工作得就越快,波的频率越低,单片机工作得就越慢。
有了以上的概念以后,就可以正确的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了,在8051F310单片机中,有3个定时器,如果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1下,如工作模式1下,是16位的计时器,最大数值是65535,当再加1时(=65536),就会发生溢出,产生中断,所以如果我们要它计1000个数, 那么定时初值就是65536-1000,结果就是64536,这个值送给TH、TL,因为是16进制的,所以高位是64536/256取商,低位是64536%6取余。
再者,就是每一计数的时间是多久?一般我们取12M晶振时,一个周期刚好是1us,计数1000个就是1ms,这是因为标准的51单片机是12时钟周期的(STC有6时钟和1时钟方式)。那么,如果我们晶振是12M,就比较好算,如果是其它的,就用12去除好了。比如是6M的,那么就是12/6=2,每个计数是2us,那么你要定时1ms就只要计数500个即可以。
定时器的初值跟定时器的工作方式,跟晶振频率都有关系。一个机器周期Tcy=晶振频率X12,计数次数N=定时时间t/机器周期Tcy,那么初值就X=65536-N,得出的数化成十六进制就行了。这里是用定时器O工作方式1做例子,如果是其它工作方式,就不能是65535了。工作方式0是8192,方式2,3是256。这里有一个公式:
TH=(65536-time/(12/ft))/256
其中,time就是要延时的100ms(要取100000us),ft是晶振频率。这个式子又可以简化成TH=(65536-time*ft/12)/256
TL=(65536-time*ft/12)%6
在一本书上还看到了这样计算定时初值的:
TH0=-(50235/256); //重装100ms定时初值
TL0=-(50235%6); ///这里使用的6M晶体,
这里是6M晶体,延时100ms,那么按上面讲的原理,6M是每个计数为2us,100ms定时就是计数50000个。
那么,定时器初值要 65536-50000=15536,转成16进是3CB0。这就是要送给TH(=3C) 和TL(=B0)的值。
程序中写 TH0=-(50235/256);其实它是这样的TH0=0x100-(50235/256); 在51中,取负数,其结果就是它的值取反+1,也可以用0x100(十进制的256)去减,结果是多少呢?结果就是3C
相关问答
单片机定时 器工作 原理 ?1、实质是计数器,脉冲每一次下降沿,计数寄存器数值将加1。2、计数的脉冲如果来源于单片机内部的晶振,由于其周期极为准确,这时称为定时器。3、计数的脉冲如...
如何用 单片机 的 定时 器精确 定时 ?用单片机本身的定时来做电子表,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现在有很多时钟芯片,与单片机接口也很简单,它有专门的外部晶振,而且在时间精确是,是绝对准确的...
关于 单片机定时 器的求算,怎么算出来的?TL0=64536除以256=252.09375说是取余数。这个余数是多少。TL0=多少有人说是18(十六进制)我不知是乍么算来的,取整数,是除以256后的整数部分,余数是没法再...
51 单片机 T0 定时器 4种方式的 定时 时长分别是多少 - 懂得51单片机最大硬件定时时间,就是定时器能定时的时间,最长时间=65536*TcTc=fosc/12,fosc是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以频率=12M为例吧,Tc=1us最大定时时间=6...
有关 单片机定时 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才是13位计数方式,而方式1,是正常的16位方式。保留方式0的目的,是当初为了与早期的8035,四位单片机相兼容。在实际应用时不...
单片机 中 定时 器的初值产生1ms的 定时 ,到底是65536-1000还是65535-1000为什么啊?急急急?定时器计数最大值为65535,再计一次则溢出,产生中断。也就是说初值设置成65535(65536-1)时,定时1个机器周期。所以正确答案是65536-1000,此时定时1000个机...
定时器 在 单片机 中程序的运行过程 - yn4Wk5LPWx 的回答 - 懂得我觉得是这样的,单片机的定时器,它的计数过程是相当于电脑里面一个后台运行的东东一样。在计数时单片机同时在执行其他程序,计数周期就是单片机的一...
51 单片机 用C语言或者汇编程序如何实现 定时 1秒?如何设定初始值?如何计算?如何输出方波?如何对外部?使用定时器实现1秒定时;初始值要看单片机配置的晶振频率了,若12M晶振,初始值为TH0=0x3c;TL0=0xb0;这才是50ms,还要一个单元做计数器,计数20次才是1秒方波...
单片机 用中断和 定时 怎么延时?以上函数被调用一次,就延时10ms,多次调用可以达到任意更大的时间要求。!但是,在延时时,就其它什么事也做不了了,就是干等啊!2.硬件延时利用定时器/...3.操...
单片机定时 器/计数器中的TF,TR表示什么?TR是中断启用设置,只有置1了这个中断才有效TF是中断申请标志,一般由硬件管理,使用者可以不管它TR是中断启用设置,只有置1了这个中断才有效TF是中断申请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