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51系列单片机引脚及功能
51系列单片机有各种封装形式,这里以40引脚双列直插DIP形式的封装来进行介绍,如图1.1所示。其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的时钟线两根,4组8位共32个I/O口,中断口线与P3口线复用。
图1.1 8051双列直插式的引脚配置
有些新型的单片机在引脚数量以及功能上都略有区别,但都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内核。这里介绍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新型的单片机。下面介绍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这些是学习单片机程序设计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
❑电源引脚:主要负责单片机的供电,有两根引脚。VCC(Pin40)为正电源端,接5.0V电压;GND(Pin20)为接地端。
❑外接晶振或外部振荡器引脚:主要负责为单片机的运行提供时钟振荡器,主要有两根引脚。其中,XTAL1(Pin19)为时钟XTAL1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XTAL2(Pin18)为时钟XTAL2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8051单片机的时钟振荡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振荡方式,在18和19脚外接石英晶体和振荡电容,振荡电容的值一般取10~30pF。另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由外部直接提供时钟源。
❑P0口:即P0.0~P0.7(Pin39~Pin32),输入输出脚,可用于8位并行I/O口或分时复用为地址和数据总线。
P0定义为I/O口时,为准双向I/O口,需外接上拉电阻,在程序中向该端口写入1后,成为高阻抗输入口。P0口作为输出口时,每个引脚可以负载8个TTL。在外扩存储器时,可定义为低8位地址/数据线。
❑P1口:即P1.0~P1.7(Pin1~Pin8),输入输出脚,8位准双向并行I/O口。P1口内部已经具有上拉电阻,为8位准双向I/O口,能负载4个TTL;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定义为低8位地址线。
❑P2口:即P2.0~P2.7(Pin21~Pin28),输入输出脚,8位准双向并行I/O口。P2口内部已经具有上拉电阻,为8位准双向I/O口,能负载4个TTL;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定义为高8位地址线。
❑P3口:即P3.0~P3.7(Pin10~Pin17),输入输出脚,8位准双向并行I/O口。P3口内部已经具有上拉电阻,为8位准双向I/O口,能负载4个TTL。
P3口每个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引脚P3.0(RXD)和引脚P3.1(TXD)分别为串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端口,用于串行数据传输;引脚P3.2和引脚P3.3为外部中断请求,分别用于
和
的中断输入;引脚P3.4(T0)和引脚P3.5(T1),分别为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的外部计数输入端;引脚P3.6(
)和引脚P3.7(
)用于读写单片机片外RAM存储器,分别是外部数据写选通信号和读选通信号。
❑RST(Pin9):单片机内部CPU的复位信号输入端。在单片机的振荡器启动后,该引脚置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便可以实现复位。
❑
(Pin30):地址锁存使能端和编程脉冲输入端。
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ALE引脚的负跳变将低8位地址打入锁存;而非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时,ALE引脚将有一个1/6振荡频率的正脉冲信号,该信号可以用于外部计数或时钟信号。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执行MOVX类指令)时,ALE引脚会跳过一个脉冲。另外,对8EH单元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D0位置1,可禁止ALE输出,只有在执行MOVX或MOVC类指令时,ALE才被激活,仍输出锁存有效。在执行片外程序代码时,该设定禁止ALE位无效。
❑
(Pin29):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当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码时,每个机器周期产生2次有效信号,即此脚输出2个负脉冲选通信号;在执行片内程序存储器以及读写外部数据时,不产生
脉冲信号。
❑
(Pin31):
为访问内部或外部程序存储器选择信号。
当8051 CPU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则
必须保持低电平;当
保持高电平时,则8051 CPU先从片内0000H单元开始,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程序;如果外部还有扩展程序存储器,则8051 CPU在执行完内部程序存储器程序后,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解析
方式0是外接串行移位寄存器方式。工作时,数据从RXD串行地输入/输出,TXD输出移位脉冲,使外部的移位寄存器移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即,TXD每机器周期输出一个同位脉冲时,RXD接收或发送一位数据)。每当发送或接收完一个字节,硬件置TI=1或RI=1,申请中断,但必须用软件清除中断标志。
实际应用在串行I/O口与并行I/O口之间的转换。
2)方式1
方式1是点对点的通信方式。8位异步串行通信口,TXD为发送端,RXD为接收端。一帧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后高)、1位停止位。波特率由T1或T2的溢出率确定。
在发送或接收到一帧数据后,硬件置TI=1或RI=1,向CPU申请中断;但必须用软件清除中断标志,否则,下一帧数据无法发送或接收。
(1)发送:CPU执行一条写SBUF指令,启动了串行口发送,同时将1写入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第9位。发送起始位后,在每个移位脉冲的作用下,输出移位寄存器右移一位,左边移入0,在数据最高位移到输出位时,原写入的第9位1的左边全是0,检测电路检测到这一条件后,使控制电路作最后一次移位,/SEND和DATA无效,发送停止位,一帧结束,置TI=1。
(2)接收:REN=1后,允许接收。接收器以所选波特率的16倍速率采样RXD端电平,当检测到一个负跳变时,启动接收器,同时把1FFH写入输入移位寄存器(9位)。由于接、发双方时钟频率有少许误差,为此接收控制器把一位传送时间16等分采样RXD,以其中7、8、9三次采样中至少2次相同的值为接收值。接收位从移位寄存器右边进入,1左移出,当最左边是起始位0时,说明已接收8位数据,再作最后一次移位,接收停止位。此后:
A、若RI=0、SM2=0,则8位数据装入SBUF,停止位入RB8,置RI=1。
B、 若RI=0、SM2=1,则只有停止位为1时,才有上述结果。
C、若RI=0、SM2=1,且停止位为0,则所接数据丢失。
D、若RI=1,则所接收数据丢失。
无论出现那种情况,检测器都重新检测RXD的负跳变,以便接收下一帧。
3)方式2、方式3
方式2和方式3是9位异步串行通信,一般用在多机通信系统中或奇偶校验的通信过程。在通讯中,TB8和RB8位作为数据的第9位,位SM2也起作用。方式2与方式3的区别只是波特率的设置方式不同。
(1)发送
向SBUF写入一个数据就启动串口发送,同时将TB8写入输出移位寄存器第9位。开始时,SEND和DATA都是低电平,把起始位输出到TXD。DATA为高,第一次移位时,将‘1’移入输出移位寄存器的第9位,以后每次移位,左边移入‘0’,当TB8移到输出位时,其左边是一个‘1’和全‘0’。检测到此条件,再进行最后一次移位,/SEND=1,DATA=0,输出停止位,置TI=1。
(2)接收
置REN=1,与方式1类似,接收器以波特率的16倍速率采样RXD端。
起始位0移到输入寄存器的最左边时,进行最后一次移位。在RI=0,SM2=0或接收到的第9位=1时,收到的一字节数据装入SBUF,第9位进入RB8,置RI=1;然后又开始检测RXD端负跳变。
3、 多机通信
在这里,多机系统是指‘一主多从’。51系列单片机中,利用第9位TB8/RB8来区分地址与数据信息,用位SM2确定接收方是否对地址或数据帧敏感。其原则是:
1)发送方用第9位TB8=1标志地址帧,TB8=0标志数据帧。
2)接收方若设置SM2=1,则只能接收到地址信息,若设SM2=0,则不管是地址还是数据帧,都能接收到。
利用方式2、3的特点,在点对点的通讯中,在发送方可以用第9位TB8作为奇偶校验位。在接收方,SM2位必须清0。
4、波特率
1)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2)方式2的波特率=2^smod*fosc/64
3)方式1、3的波特率由T1或T2的溢出率和SMOD位确定:
(1)用T1:波特率=2^smod*T1定时器的溢出率/32,T1为方式2T1定时器溢出率=1/((12/fosc)*(256-X))例:已知fosc=6MHz,SMOD=0,设置波特率为2400,求T1的计数初值X。
波特率=1/((12/fosc)*(256-X))/32=fosc/12*32(256-X)(256-X)=fosc/2400/384=6M/2400/384;256-X~=6.5104X~=250=FAH 只能近似计算。
若fosc=11.0592MHz, 则256-X=11.0592M/2400/384=4068/384=12 X=F4H;可精确算出,对其它常用的标准波特率也是能正确算出。所以这个晶振频率是最常用的。
如果SMOD=1,则同样的X初值得出的波特率加倍。
(3)用T2:
在52型单片机中,串口方式1、3的波特率发生器选择由TCLK、RCLK位确定是T1还是T2。若TCLK=1,则发送器波特率来自T2,否则来自T1。若RCLK=1,则接收器波特率来自T2,否则来自T1。
由T2产生的波特率与SMOD无关。T2定时的最小单元=2/fosc。T2的溢出脉冲16分频后作为串口的发送或接收脉冲。
波特率=(1/((2/fosc)(65536-X)))/16=fosc/(32(65536-X))例:已知fosc=11.0592MHz,求波特率=2400时的X2400=11059200/(32(65536-X)) 65536-X=144 X=65392=FF70H计数器初值寄存器:RCAP2H=0FFH,RCAP2L=70H。
相关问答
51单片机rxd 和txd引脚功能分别是?RXD是51单片机UART串口的数据接收引脚,TXD是串口的数据发送引脚。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RXD和TXD引脚的电路标识,最早的51单片机只有一个UART串口,引脚标识就是R...
51单片机 的串口IO(TXD, RXD ),可否同时接到两片Max232芯片上使...用一片CD4052芯片把TXD+RXD分接到两片MAX232芯片中去。CD4052.pinAB受控于单片机P1.0&P1.1,用于选择那个芯片要与单片机通讯。但是有些受限。【1】不能...
RXD 在 单片机 里是什么?RXD、TXD是ReceiveData,TransmitData的意思。RXD为接收数据的引脚,TXD为发送数据的引脚。RXD是P3.0,TXD是P3.1RXD、TXD是Receiv...
51单片机 怎样和PC通过RS485进行通信?你已经用USB转成RS485,再将RS485转成TTL了,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就把RS485TTL的RXD接到单片机RXD,把485TTL的TXD接到单片机的TXD上就行了。然后就要写程序了。...
给 51单片机 编程时接vcc。vDD还接哪个引脚?除了Vcc接电源通常是5v,某些型号是3.3V,Vdd接地,EA接高电平(这个在某些单片机最小系统里不是必须的)txd接单片机rxd,rxd接单片机txd,如果下载时选内部晶振...
51单片机 与PC机之间的硬件如何串口连接?51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硬件串口连接,如果PC机有COM串口用RS232转换TTL与单片机RXDTXD连接,如果PC机没有COM串口用USB转换TTL与单片机RX...
单片机 开发板上的 RXD TXD ALE PSEN是什么?RXDTXD是单片机的串口收发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用来锁存P0送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以PSEN信号作为扩展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在读外...
51单片机 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51单片机的异步串行通讯方式是指接收数据或发送数据时不需要使用时钟信号同步,两个通讯节点之间通过rxd和txd交叉互联。为了保证能够正确接收或发送数据,异地...
USB接口怎么接 51单片机 最小系统的引脚的?求大神赐教?是STC单片机吧?买一个USB转TTL下载线或下载板,一端是USB接口,另一端是4个杜邦线插头,分别是串口接收、串口发送、地、5V或3.3V电源线,如果单片机开发板已有...
请问 单片机 与 单片机 之间的串口通信rxdtxd,线路通信距离是多少?如果太短,如何延长?串口通讯理想距离在两米以内,太长的话就容易出现误码,延长串口通讯的措施就是采用RS485规范了。可以达到1公里以上。串口通讯理想距离在两米以内,太长的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