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选型

单片机接收多字节 详解单片机中的串行口

小编 2025-08-04 产品选型 23 0

详解单片机中的串行口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全双工串行口,该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以供不同场合使用。波特率可由软件设置,由片内的定时器/计数器产生。串行口接收、发送均可工作在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使用十分灵活。

单片机的串行口除了用于数据通信之外,还可以用来驱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键盘和显示器,这是其他微机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串行口的结构与控制

为了进行串行数据通信,单片机同样也需要相应的串行接口电路。不过这个接口电路不是单独的芯片,而是集成在单片机芯片的内部,成为单片机芯片的一个组成部分。

80C51单片机内部的串行口,由发送缓冲寄存器 SBUF、接收缓冲寄存器 SBUF、发送控制寄存器、接收控制寄存器、输入移位寄存器和输出控制门组成。控制单片机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共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和 PCON,可以用软件改变两者的内容来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和波特率。

缓冲寄存器SBUF

80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口,即串行接收和发送缓冲器SBUF,这两个在物理上是独立的接收发送器,既可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但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发送缓冲器则只能写入不能读出,两个缓冲器共用同一个地址(99H)。

这个通信口既可用于网络通信,也可实现串行异步通信,还可以当成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如果在通信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还可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和RS-485接口。

在逻辑上,SBUF只有一个,既表示发送寄存器,又表示接收寄存器,具有同一个地址(99H)。在物理上,SBUF有两个,一个是发送寄存器,另一个是接收寄存器。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该寄存器的字节地址为98H,有位寻址功能。

SCON格式如下:

SM0(SCON.7)、SM1(SCON.6):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SM2(SCON.5):允许方式2和方式3进行多机通信控制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如SM2=1,则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0时不激活RI。在方式1时,如SM2=1,则只有收到有效停止位时才会激活RI。若没有接收到有效停止位,则RI清0。在方式0中,SM2必须置为0。

REN(SCON.4):允许串行接收控制位。REN=1允许串行接收,REN=0则禁止串行接收。该标志由软件来置1或清0。

TB8(SCON.3):是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该位是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在一些通信协议中该第9位用于奇偶校验(补奇或补偶);而在MCS-51多处理机通信中,这一位是区别地址帧还是数据帧的标志,需要时由软件置位或复位。

RB8(SCON.2):是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该位是已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它是奇偶校验位。在MCS-51多处理机通信中是区别地址帧/数据帧的标志。在模式1中,若SM2=0,RB8存放的是已接收数据的停止位。在模式0中,RB8未用,需要时由软件来置1或清0。

TI(SCON.1):发送中断标志位。在模式0中,发送完第8位数据时由硬件置位;在其他模式中发送停止位开始时刻由硬件置位。置位时TI=1,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由软件来清除TI再发送下一帧数据。

RI(SCON.0):接收中断标志位。在模式0中,接收完第8位数据时由硬件自动置位;在模式 1 中,SM2=1,只有接收到有效的停止位,才能对 RI 置位。在其他模式中,在接收停止位的半中间由硬件对RI置位。置位时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取走数据,清除RI标志,必须由软件清零。

SCON的所有位复位时被清零。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其字节地址为87H,没有位寻址功能。PCON的格式如下:

其中与串行接口有关的只有D7位。

SMOD:波特率选择位。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它们是由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SCON 的 SM0、SM1的状态来定义的,编码及功能如表2-3所示。在这四种工作方式中,串行通信只使用方式1、2、3。方式0主要用于扩展并行输入/输出口。

表2-3 串行口工作方式

表中:fosc为晶振频率,UART为通用异步接收和发生器。

方式0

在方式 0 状态下,串行口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其波特率是固定不变的,数据由RxD(P3.0)端输入,同步移位脉冲由TxD(P3.1)端输出。方式0主要用于扩展并行输入输出口(如串行LED数码管显示系统等)。

(1)方式0发送

当一个数据写入串行口发送缓冲器SBUF时,串行口即将8位数据以fosc/12的波特率从RxD引脚输出(从低位到高位),发送完8位数据时,将发送中断标志TI置1。TxD引脚输出同步脉冲,波形如图2-22所示。

(2)方式0接收

在满足REN=1和RI=0的条件下,就会启动一次接收过程,此时RxD为串行输入端,TxD为同步脉冲输出端。串行接收的波特率为fosc/12,其时序如图2-23所示。当接收完一帧数据(8位)后,控制信号复位,中断标志 RI 被置 1,呈中断申请状态。当再次接收时,必须通过软件将RI清零。

▲图2-22 串行口“方式0”发送时序

▲图2-23 串行口“方式0”接收时序

在方式0中,SCON中的TB8、RB8位没用,多机通信控制位SM2位必须为0。在方式0下发送或接收完8位数据时,由硬件置1并发送中断标志TI或RI,向CPU申请中断,CPU响应TI或RI中断后,标志TI或RI必须由用户程序清0。

方式1

串行口以方式1工作时,SCON中的SM0、SM1两位分别为0、1,则串行口被控制为波特率可变的8位异步通信接口。发送的每帧信息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位后高位)和1位停止位。

(1)方式1发送

串行口以方式1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数据缓冲器SBUF的指令,数据字节写入SBUF后,就启动串行口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的数据位后,发送中断标志置1,其时序如图2-24所示。

▲图2-24 串行口“方式1”发送时序

(2)方式1接收

当REN=1时,允许接收器接收,数据从RxD端输入。接收器以所选波特率的16倍速率采样RxD端的电平,当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启动接收器接收,并复位内部的16分频计数器,以便实现同步。

在起始位,如果接收到的值不为0,则起始位无效,复位接收电路,当再次接收到一个由1到0的跳变时,重新启动接收器。如果接收值为0,则起始位有效,接收器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一帧信息为10位)。在方式1接收中,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RI=0、SM2=0和接收到的停止位=1时,则接收数据有效,实现装载SBUF、停止位进入PB8、接收中断标志RI置1。接收控制器再次采样RxD的负跳变,以便接收下一帧数据。

若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信息将丢失。中断标志RI必须由用户的软件清零,通常情况下,串行口以方式1工作时,SM2置为0。方式1的接收时序如图2-25所示。

▲图2-25 串行口“方式1”接收时序

方式2

当SM0、SMl两位分别为1、0时,串行口工作在方式2,此时串行口被定义为9位异步通信接口。发送时可编程位(TB8)根据需要设置为0或1,接收时,可编程位被送入SCON中的RB8。

(1)方式2发送

在方式2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发送一帧信息由11位组成: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先、高位在后)、1位可编程位(第9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附加的第9位数据为 SCON中的 TB8。TB8由软件置 1 或清 0,可作为多机通信中的数据标志位,也可作为数据的奇偶校验位。

CPU在执行一条写SBUF的指令后,便立即启动发送器发送,送完一帧信息后,TI被置1,其时序如图2-26所示。在发送下一帧信息之前,TI必须由中断服务程序(或查询程序)清0。

▲图2-26 串行口“方式2”发送时序

(2)方式2接收

当 SM0、SMl两位分别为1、0,且 REN=1 时,允许串行口以方式 2 接收数据。数据由 RxD端输入,接收11位信息: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位(第9位数据)和1位停止位。当接收器采样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并判断起始位有效后,便开始接收一帧信息。当接收器接收到第9位数据后,如果RI=0且SM2=0或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为1时,接收到的数据送入SBUF,第9位数据送入RB8,并置RI=1,其时序如图2-27所示。若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接收的信息将丢失。

▲图2-27 串行口“方式2”接收时序

方式3

当SM0、SM1两位为11时,串行口工作在方式3,方式3为波特率可变的9位异步通信方式,除了波特率外,方式3和方式2的发送时序和接收时序相同。

波特率的计算与串行口初始化

波特率的计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的波特率必须保持一致。通过软件可设定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并确定每种方式的波特率。

(1)方式0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单片机晶振频率fosc的1/12,即BR=fosc/12。

如fosc=6MHz,则波特率500kbit/s;如fosc=12MHz,则波特率为1Mbit/s。

(2)方式 2 的波特率也是固定的,且有两种。一种是晶振频率的 1/32,另一种是晶振频率的1/64,即fosc/32和fosc/64。如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SMOD为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串行口波特率系数的控制位,SMOD=1表示波特率加倍。注意,PCON不能使用位寻址,只能对其进行字节操作。

如12M晶振系统中,若SMOD=0,则波特率=187.5kbit/s;SMOD=1,则波特率375kbit/s。

(3)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其波特率由定时器1的计数溢出(对80C52来说,也可使用定时器2的计数溢出)决定,公式为:

式中定时器1溢出率计算公式为:

各种方式波特率的计算如表2-4所示。

表2-4 波特率的计算公式

表中,若SMOD=0,则K=1;若SMOD=1,则K=2。

通常使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时,选用的晶振频率 fosc比较固定(一般为 6MHz , 12MHz 或11.0592MHz)。单片机和微机通信时,选用的波特率也相对固定。

实际使用中,经常根据已知波特率和时钟频率来计算定时器T1的初值。为方便使用,将常用的波特率和初值X间的关系列成表2-5。

表2-5 常用通信方式及其波特率

其中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表2-5中仅为一些特定系统串口通信时的典型数据,对于其他一些未列出的波特率,应通过前述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并可进行相关参数调整,以获得需求的波特率。

(2)在使用的时钟振荡频率为12MHz或6MHz时,表中初值X和相应的波特率之间有一定误差。例如,FDH的对应的理论值是10416波特(时钟振荡频率为6MHz时),与9600波特相差816波特,消除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时钟振荡频率 fosc来实现。例如,如果采用的时钟振荡频率为11.0592MHz,在要求串行通信的系统中,为保证串行通信准确,一般使用11.0592Hz的晶振。

(3)如果串行通信选用很低的波特率,可将定时器T1设置为方式1定时。但T1溢出时,需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重新装入初值。中断响应时间和执行指令时间也会使波特率产生一定的误差,可用改变初值的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串行通信的校验

异步通信时可能会出现帧格式错、超时错等传输错误。在具有串行口的单片机的开发中,应考虑在通信过程中对数据差错进行校验,因为差错校验是保证准确无误通信的关键。常用差错校验方法有奇偶校验(80C51系列单片机编程采用此法)、和校验及循环冗余码校验等。

(1)奇偶校验

在发送数据时,数据位尾随的一位数据为奇偶校验位(1或0)。当设置为奇校验时,数据中1的个数与校验位1的个数之和应为奇数;当设置为偶校验时,数据中1的个数与校验位中1的个数之和应为偶数。接收时,接收方应具有与发送方一致的差错检验设置,当接收一个字符时,对 1的个数进行校验,若二者不一致,则说明数据传送出现了差错。

奇偶校验是按字符校验,数据传输速度将受到影响。这种特点使得它一般只用于异步串行通信中。

(2)和校验

所谓和校验,是指发送方将所发送的数据块求和(字节数求和),并产生一个字节的校验字符(校验和)附加到数据块末尾。接收方接收数据时也是先对数据块求和,将所得结果与发送方的校验和进行比较,相符则无差错,否则即出现了差错。这种和校验的缺点是无法检验出字节位序的错误。

(3)循环冗余码校验

这种校验是对一个数据块校验一次。例如对磁盘信息的访问、ROM或RAM存储区的完整性等的检验。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口初始化

在使用单片机串行口之前,应对其进行编程初始化,主要是设置产生波特率的定时器1、串行口控制和中断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定时器l的工作方式——编程TMOD寄存器。

(2)计算定时器l的初值——装载THl、TLl。

(3)启动定时器1——编程TCON中的TRl位。

(4)确定串行口的控制——编程SCON。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多个单片机的通信方式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如您觉得本文对您有用烦请收藏转发加关注哟~笔芯

下面简述常用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1. 采用硬件UART进行异步串行通信。 这是一种占用口线少,有效、可靠的通信方式;但遗憾的是许多小型单片机没有硬件UART,有些也只有1个UART,如果系统还要与上位机通信的话,硬件资源是不够的。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单片机有硬件UART且不需与外界进行串行通信或采用双UART单片机的场合。2. 采用片内SPI接口或I2C总线模块串行通信形式。 SPI/I2C接口具有硬件简单、软件编程容易等特点,但目前大多数单片机不具备硬件SPI/I2C模块。

3. 利用软件模拟SPI/I2C模式通信 ,这种方式很难模拟从机模式,通信双方对每一位要做出响应,通信速率与软件资源的开销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矛盾,处理不好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急剧下降。这种方法只能用于通信量极少的场合。

4. 口对口并行通信,利用单片机的口线直接相连,加上1~2条握手信号线。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通信速度快,1次可以传输4位或8位,甚至更多,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口线,而且数据传递是准同步的。在一个单片机向另一个单片机传送1个字节以后,必须等到另一个单片机的接收响应信号后才能传送下一个数据。一般用于一些硬件口线比较富裕的场合。

5. 利用双口RAM作为缓冲器通信。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信速度快,两边都可以直接用读写存储器的指令直接操作;但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口线,而且双口RAM的价格很高,一般只用于一些对速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从上面几种方案来看,各种方法对硬件都有很大的要求与限制,特别是难以在功能简单的单片机上实现,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能在各种单片机之间通信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③、④方案中,双方单片机要传递的每一位或每一个字节做出响应,通信数据量较大时会耗费大量的软件资源,这在一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地方是不允许的。

针对这一问题,假设在单片机之间增加1个数据缓冲器,大批数据先写入缓冲区,然后再让对方去取,各个单片机对数据缓冲器都是主控模式,这样必然会大大提高通信效率。谈到数据缓冲,我们马上会想到并行RAM,但是并行RAM需要占用大量的口线(数据线+地址线+读写线+片选线+握手线),一般在16条以上。这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而且会大大增加PCB面积并给布线带来一定的困难,极少有人采用这种方式。串行接口的RAM在市场上很少见,不但难以买到而且价格很高。移位寄存器也可以做数据缓冲器,但目前容量最大的也只128位,因为是“先进先出”结构,所以不管传递数据多少,接收方必须移完整个寄存器,灵活性差而且大容量的移位寄存器也是少见难买的。一种被称为“铁电存储器”芯片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解决方法。

利用铁电存储器作为数据缓冲器的通信方式 铁电存储器是美国Ramtran公司推出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简称FRAM。与普通EEPROM、Flash-ROM相比,它具有不需写入时间、读写次数无限,没有分布结构可以连续写放的优点,因此具有RAM与EEPROM的双得特性,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现在大多数的单片机系统配备串行EEPROM(如24CXX、93CXX等)用来存储参数。如果用1片FRAM代替原有EEPROM,使它既能存储参数,又能作串行数据通信的缓冲器。2个(或多个)单片机与1片FRAM接成多主-从的I2C总线方式,增加几条握手线,即可得到简单高效的通信硬件电路。在软件方面,只要解决好I2C多主-从的控制冲突与通信协议问题,即可实现简单、高效、可靠的通信了。

实例(双单片机结构,多功能低功耗系统)(1)硬件 W78LE52与EMC78P458组成一个电池供电、可远程通信的工业流量计。78P458采用32.768kHz晶振,工作电流低,不间断工作,实时采集传感器的脉冲及温度、压力等一些模拟量;W78LE52采11.0592MHz晶振,由于它的工作电流较大,采用间断工作,负责流量的非线性校正、参数输入、液晶显示、与上位机通信等功能,它的UART用于远程通信。2个单片机共用1片I2C接口的FRAM(FM24CL16)组成二主一从的I2C总线控制方式,W78LE52的P3.5、P3.2分别与78P458的P51、P50连接作握手信号线A与B。我们把握手线A(简称A线)定义为总线控制、指示线,主要用于获取总线控制权与判别总线是否“忙”;握手线B(简称B线)定义为通知线,主要用于通知对方取走数据。

(2)I2C总线仲裁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二主一从的I2C总线方式,因此防止2个主机同时去操作从机(防冲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带有硬件I2C模块的器件一般是这样的,器件内部有1个总线仲裁器与总线超时定时器:当总线超时定时器超时后指示总线空闲,这时单片机可以发出获取总线命令,总线仲裁器通过一系列操作后确认获取总线成功或失败;超时定时器清零,以后的每一个SCL状态变化对总线所有主机的超时定时器进行清零,以防止它溢出,指示总线正处于“忙”状态,直到一个主机对总线控制结束不再产生SCL脉冲;超时定时器溢出,总线重新回到“空闲”状态。但是目前大多数单片机没有配备硬件I2C模块,而且当2个主机的工作频率相差较大时,超时定时器定时值只能设为较大的值,这样也会影响总线的使用效率。

下面介绍一种用软件模拟I2C总线仲裁的方式(I2C读写操作程序的软件模拟十分多见,这里不再多述):用1条握手线A,当A线高电平时,指示总线空闲;当其中一个主机要获取总线控制权时,先查询总线是否空闲,“忙”则退出,空闲则向A线发送一个测试序列(如:1000101011001011),在每次发送位“1”后读取的A线状态。如果读取状态为“0”,马上退出,说明有其它器件已经抢先获取总线;如果一个序列读取的A线状态都正确,则说明已成功获得总线控制权,这时要拉低A线以指示总线“忙”,直到读写高A线,使总线回到“空闲”状态。不同的主机采用不同的测试序列,或产生随机测试序列,测试序列长度可以选得长一些,这样可以增加仲裁的可靠性。

(3)通信协议 一个可靠通信体系,除了好的硬件电路外,通信协议也至关重要。在单片机系统RAM资源与执行速度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一个简捷有效的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具体介绍一种比较适用于单片机通信的协议,数据以包的形式传送。数据包结构:

①包头——指示数据包的开始,有利于包完整性检测,有时可省略;

②地址——数据包要传送的目标地址,若只有双机通信或硬件区分地址可以省略;

③包长度——指示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④命令——指示本数据包的作用;

⑤参数——需要传送的数据与参数;

⑥校验——验证数据包的正确性,可以是和校验、异或校验、CRC校验等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⑦包尾——指示数据包的结尾,有利于包完整性检测,有时可省略。

(4)通信流程 首先,要在FRAM里划分好各个区域,各个单片机的参数区、数据接收区等。然后,单片机可以向另一个单片机发送数据包,发送完毕之后通过向握手线B发送1个脉冲通知对方取走数据;接收方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向FRAM内发送方的数据接收区写入回传数据或通信失败标志,再向握手线B发送1个脉冲回应发送方。

如果需要单片机2发送的话,只需交换一下操作过程即可。

总结 通过实践可知,以上方法是可行的。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发下优点:

①简单。占用单片机口线少(SCL、SDA、握手线A、握手线B)。

②通用。软件模拟I2C主机方式,可以在任何种类的单片机之间通信。

③高效。由于采用数据缓冲,可以在不同时钟频率、不同速度的单片机之间通信;读写数据时,可以I2C总线的最高速度进行,可以实现1次传送大量数据;在一个单片机向FRAM传送数据时,另一个单片机无须一一作出响应或等待,可以进行其它程序操作,提高软件工作效率。

④灵活。通信硬件接口对于各个单片机是对等的,通过软件配置,每个单片机既可以根据需要主动发送通信,也可以只响应其它单片机的呼叫。

⑤容易扩展。通过增加地址识别线,修改通信协议,即可做到多机通信。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握手线B最好使用中断端口,负脉冲宽度一定要满足速度较低单片机中断信号要求。如果没有中断的话应增加1条口线,用改变端口状态的方法通知对方,等待对方查询,而不是负脉冲。

②向对方发送负脉冲时,应屏蔽自己的中断。

③由于参数与通信缓冲区同时设在同一片FRAM内,要避免对参数部分的误操作。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参数存放在地址的后半部分(A2=1),在进行通信操作时,把FRAM的WP引脚拉高(地址在后半部分的单元写保护),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测验时对参数区误操作。

④由于I2C总线在一个时间段内只有1个主机和1个从机,所以当1个单片机正在写通信数据时,另一个单片机是不能对FRAM进行操作的。如果需要实时、频繁地读取FRAM中参数的话,请预先将参数读入RAM单元使用或另外增加专门存放参数的芯片。

相关问答

如何51 单片机 的串口发送多个数据和接受多个数据?

你发送时,用循环控制,发几个字节,循环几次。连续发送多个数据,都是小意思,也是最基本的了。接收更好办了,用中断接收,中断一次接收一次,你就保存一次呗...你...

单片机 的ROM有多少个 字节 ,可以写多少条指令。一条指令占多少个 字节 ?

51单片机有111条指令:42种指令助记符其中49条单字节45条双字节17条三字节;64条单机器周期指令,45条双字节指令。51单片机有111条指令:42种指令助记符其中...

int a数组占用几个 字节 ?

一般而言,变量赋值后才可以有效使用。微机中(单片机)2个字节。inta;表示声明一个值。可以是无符号整型(整数)变量,其值最大是65535。可以是有符号整形可...

51 单片机 肿么 接收 电脑发送的16位数据?-ZOL问答

51单片机是8位的,一次只能接一个字节,你这16位的,要分两次的。电脑串口也是按两次来发送,也就是把这个16位的拆成两个字节,所以每个字节发送都是遵循串口协议的...

单片机 指令的 字节 数和周期数分别是什么?

字节数就是指该指令的长度,毕竟指令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由最小单位bit构成的。单片机中的指令字节一般有单字节(8bit)、双字节(16bit)。指令周期就是指执行该...

计算机怎么接收数据计算机怎么 接收单片机 发送的数据?

单片机怎样通过串口向计算机发送数据:单片机可以实现与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首先,要正确配置单片机的串口,包括波特率、使用时钟源、COM口、数据位位...单片...

单片机多字节 除法该怎么实现?

用keil开发软件,使用C语言写程序就最好了,一个除号/就可以了,用汇编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有两种办法:移位相减和循环相减两种,具体参考网上了,篇幅较大。有...

【MCS-51 单片机 的最大寻址范围是多少 字节 ?如果一个8031应用...

[最佳回答]最大寻址范围是64K8031用不了256k,确实想扩展也很麻烦,比如用P1口某些I/O来增加访问,但程序就麻烦了,单片机的指令不支持这样访问.如果你的程序大的...

51 单片机 一个字几个 字节 组成?

我要单片机,一个字由2个字节组成我要单片机,一个字由2个字节组成

单片机 的最小单位是 字节 还是位?

最小的是位,也叫比特。一个字节代表八个比特。8bit=1Byte注意1b不等于1B,数据存储是以10进制表示,数据传输是以2进制表示所以1Kb不等于1KB,1KB=1024B,1KB=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