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单片机的按键检测与控制
按键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通过按键可以输入数据、命令和各种参数,按键侧键测处理是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交互性能和稳定性。按键处理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有两种形式:直接按键和矩阵编码键盘,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按键检测电路的特点及编程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
按键抖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按键的抖动问题是指按键的触点在闭合和断开瞬间由于接触情况不稳定,从而导致电压信号的抖动现象(由按键的机械特性造成,不可避免)。图8-1所示为一次按键的抖动过程,在按键的前沿和后沿都会有5~10ms的抖动。
图8-1 按键抖动示意图
对于时钟是微秒级的单片机而言,键盘的抖动有可能造成单片机对一次按键的多次处理。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消除抖动。
去除抖动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和软件方式。硬件方式一般是在按键与单片机的输入通道上安装硬件去抖电路(如RS触发器)。软件方式的实现方法是:当查询到电路中有按键按下时,先不进行处理,而是先执行10~20ms的延时程序,延时程序结束后,再次查询按键状态,若此时按键仍为按下状态,则视为按键被按下。
按键检测电路及应用
独立式键盘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占用一根I/O口线,每根I/O口线上的按键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他按键的工作状态,CPU可直接读取该I/O线的高/低电平状态。这种按键硬件、软件结构简单,判键速度快,使用方便,但占用I/O口线较多,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少的系统中。
独立连接式键盘连接如图8-2所示。当没有键被按下时,所有的数据输入线均为高电平;当任意一个按键被按下时,与之相连的数据输入线将变为低电平;通过相应指令,可以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
图8-2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
【例8-1】 利用单片机的P1.0~P1.34个I/O口检测4个按键的触发信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控制。
硬件电路参见图8-2所示,C51参考程序如下:
在单片机系统中,当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使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型式。例如下例中的16个按键,被排列成了如图8-3所示的4X4矩阵方式。该矩阵式键盘由4根行线和4根列线组成,每个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是一个按键。
【例8-2】 将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电路连接如图8-3所示(电源和震荡电路未标出)。
图8-3 矩阵式键盘按键显示电路图
如何判断被按下的键值呢?
分析如下:
根据下面的电路图,如果已知P1.0端口被置为低电平“0”,那么当按键K0被按下时,可以肯定P1.4端口的电平也变为了低电平“0”。基于这个原理,总结矩阵键盘识别按键的步骤如下:
a)首先判断是否有按键被按下
本例中矩阵键盘中P1端口低4位连接的是列线,高4位连接的是行线。将全部行线置为低电平“0”,全部列线置为高电平“1”。然后检测列线的状态。只要有一根列线的电平为低,则表示有按键被按下。否则没有按键按下。
b)按键消抖
当判断到有按键被按下后,还要进行消抖处理,以确认真正有按键被按下。
c)按键识别
当确认有键被按下后,采用逐行扫描的方法来确定是哪一个按键被按下。先扫描第一行,即将第一行输出低电平“0”,然后读取列值,那一列出现低电平“0”,则说明该列与第一行交叉处的按键被按下。如果读入的列值全部为"1",说明与第一行连接的按键均没有被按下。那么接下来开始扫描第二行,以此类推。直到完成全部行线的扫描。
C51程序如下:
矩阵式键盘与I/O接口应用
【例8-3】 四位数字密码锁
四位数字密码锁功能:通过键盘输入密码,当输入密码与内置密码相同时,继电器动作,表示密码锁解开。为了简化功能,该密码锁只使用12个键(即4x3键盘),其中S1~S9为1~9数字键,S10为0数字键,S11为“*”键作为确认键使用,而S12为“#”键作为复位键,键盘接口电路如图8-4所示,键值布局如表8-1所示。
图8-4 行列式键盘电路连接图
表8-1 键盘布局表
单片机上电时,数码管显示“0000”,此时输入数字,数码管将显示按键值,数字逐个向左递增,四次输入完毕,四个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数,此时按“*”号按键将启动比较,若输入数字与内设密码相同,继电器动作。如不同,则系统复位等待重新输入密码。当按“#”号键,系统复位,数码管显示“0000”。
在上面键扫描程序基础上增加的源程序如下:
单片机的按键触发设计原理图解析
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想必大家都接触过按键,按键是一个人机交互的接口设备,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按键直接接到一个I/O口上,然后检测I/O上的电平变化,假设按键另一端接在GND上,则一旦检测到低电平就认为是按键触发了(此处假设已经进行了去抖,软件去抖也好,硬件去抖也好),乍一看,no problem!而且还是very good!其实这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是入门的不二选择,但对大佬而言就是错误的设计思想。
问题出在去检测I/O口这个过程,CPU必须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般用定时器去实现,间隔时间太长了达不到实时的性能,时间太短了有浪费CPU资源,因为在很多场合按键处于触发的时间段时相当少的,比如学校的自动圈存机,一般情况下时没人用的,那就意味着CPU每间隔时间去查看I/O是非常不合理的,只有当按键按下采取查看,这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这样就必须引入外部中断的设计方案,一个按键的设计原理图如下:
如果有两个甚至多个按键,那如何弄了,很简单,使用或门来解决这个问题。电路图如下:
相关问答
51 单片机按键 切换的三种状态?分别是短按、长按和组合按。短按是指按下按键,接触时间非常短,一般在几十毫秒到一百多毫秒之间;长按则是按下按键,接触时间比较长,一般在几百毫秒到一秒钟之...
单片机 复位 按键 -ZOL问答这个图是在proteus仿真中的按键复位电路,在单片机书中也是这么画的。这张图不能变,是经典图。不管是点阵的事,就只是按键,识别按键按不按,这个程序会写不?能...
单片机按键 输入到输出怎么实现?单片机按键输入到输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首先需要配置IO口为输入模式,然后在主循环中不断读取按键状态,如果检测到按键按下,就将IO口配置为输出模式,并输出相...
单片机 的 按键 开关抖动的产生原因,抖动的特点和如何消除抖动 ...开关按钮,但信号的传导并不是单纯的由1断开/闭合时会有抖动,信号如图示会在HIGH和LOW之间抖动。这种抖动对人来说是感觉不到的,但对单片机来说,则是...
单片机 单独 按键 -ZOL问答不会有影响啊,K1,K2,K3按键,分别控制LED1,LED2,LED3;定义一个状态标志变量,识别短按、长按1S,3S,5S的4种状态,只需对每个按键的状态标志进行判断,执行状态标志下...
51 单片机 1 按键 切换3种不同状态的c程序?主程序大致是这样的flag=0;//记录按键次数While(1){if(key==0){delayms(20);if(key==0)flag++;}//按键检测if(flag==3)flag...
单片机 用按键控制步进电机按下正转松开反转! 单片机按键 按下时步进电机正转松开时反转,按第二个按?我只能提示一下,由于时间关系楼主你也要动脑子吧,从左至右流动就是正转,停纸法也有其他),进入中断就是停止了(这个没有要求,右至左流动就是反转了(这相当...
单片机 四脚 按键 开关怎么当两脚 按键 开关用?4脚开关相当于2个双脚开关,可以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两个幷联一起用,不过用之前,应该用万用表量一下,哪2个脚组成一个开关。4脚开关相当于2个双脚开关,可...
单片机 按键 复位电容有什么作用? - 野心要有 的回答 - 懂得充放电作用:当你按下按键时,直接将电容短路掉,电容开始放电,RST端为高电平,按键松开后电容充电,冲完电后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即RST端为低电平,单片机...
51 单片机 有哪些器件 按键 ?51单片机有器件按键主要有按键按照结构原理科分为两类,一类是触点式开关按键,如机械式开关、导电橡胶式开关灯;另一类是无触点式开关按键,如电气式按键,磁感...